返回首页

评茶叶底评什么(茶叶审评的评叶底主要评比其)

来源:www.cwhyst.com  时间:2023-02-17 06:18   点击:14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茶叶审评的评叶底主要评比其

这是茶评的专业术语,泡一杯茶观察杯底清亮程度,是否有钱碴或碎茶或杂物等。

2. 茶叶评审是一种什么方法

审评杯。审评杯容量一般为150ml,要求瓷质纯白,用与泡茶喝审评茶叶香气。

3. 茶叶审评通常又称为

茶叶简单审评就是指对茶叶整体进行一个简易的审核评价。要求从干茶条索形状颜色、干茶香气、冲泡出来的茶汤颜色和透明度以及香气类型,入口的口感、醇厚程度,回甘生津速度,层次感和留香感,耐泡程度、综合协调度等方面进行总结,文字要精炼,通俗易懂。

4. 茶叶审评有三个定量要求

很多产品的净含量都不是固定值,而是估算的大概值,一饼茶的制作是取定量的茶叶压成饼,每一片茶叶的状态可能都不一致,有的吸水多一点,压完排出的水分多,重量减轻得比较多,有的则正相反,重量的变化没那么大,所以古代的七子饼是七饼一共五斤,并没有精确到357.14克,毕竟家用的小称不是绝对精密的科学仪器,平时泡个茶也不至于精确到小数点后,所以保留了7克的误差值,实际一饼应该是357±7克,保证即便是最缺斤少两的情况,茶饼也有350克,足够冲泡完整的五十次了。

75年才制作成功的普洱熟茶有200克饼,熟茶冲泡一次取8克,这样200克饼正好就是25次,

5. 茶叶审评时,最先评价的是( ) a

唐陆羽《茶经》三卷

陆羽《茶经》于758年前后写成,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分三节: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中卷:四之器;下卷分六节: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唐张又新《煎茶水记》

张又新于公元825年前后著《煎茶水记》一卷,书中指出茶汤品质高低与泡水有关系;山水、江水、河水、井水的性质不同,是会影响茶汤的色香味的。古人对煎茶用水很讲究,品水评第。

唐温庭筠《采茶录》

温庭筠于860年前后著《采茶录》一卷,《通志艺文略》作三卷,其他各书都作一卷。俟后即不见记载,大概失于北宋时期。《说郛》和《古今图书集成》虽有《采茶录》,但仅存辨、嗜、易、苦、致5类6则,都是记事,共计不足400字。

唐苏廙《十六汤品》

《十六汤品》与现在茶汤审评技术有关。这卷书首先是陶谷的《清异录》所引,并说苏廙的《仙芽传第九卷》载作《汤十六法》,大概是从《清异录》抽出和一书的。《四库全书存目》题作《汤品》。万国鼎假定写于900年前后。

宋叶清臣《述煮茶小品》

叶清臣于1040年编《述煮茶小品》,这只是一篇510字的短文。

宋蔡襄《茶录》

《茶录》成于皇祐(1049—53年)中,至治平元年(1064年)刻石。全书700多字,分上下两篇。上篇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候汤、熁盏、点茶10条,论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下篇论器,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9条,论烹茶所用器具。

宋宋子安《东溪试茶录》

该书于1064年前后写成,全书约3000多字,分绪论和8个题目。前5,分总叙焙名、北苑、壑源、佛岭、沙溪;后3,分茶名、采茶、茶病。

宋沈括《本朝茶法》

《本朝茶法》茶约1100多字,记述宋代茶税和茶专卖事。

宋黄儒《品茶要录》

黄儒于1057年前后写成《品茶要录》一卷,全书约1900字,前叙后记。其中分采造过时、白合盗叶、入杂,蒸不熟、过熟、焦釜、压黄、渍膏、伤焙、辨壑源沙溪等10节,论述茶叶品质优劣。

宋赵佶《大观茶论》

赵佶即宋徽宗,在大观年间(1107-1110),编成《茶论》。《说郛》刻本改称《大观茶论》。全书仅2800多字。无所不有。首绪言,次分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色、香、藏焙、品名、外焙等20目。

宋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

熊蕃,建阳人,宣和年间,北苑贡茶极盛,熊蕃亲见当时情况,遂写此书。《贡茶录》只列各种贡茶的名称,没有形制,蕃子克乃绘图附入,共有38图。并将其父亲所作《御苑采茶歌》10首附在篇末。

宋唐庚《斗茶记》

这篇短文400字,政和二年(1112年)和友人烹茶评比,写成这篇记。

宋赵汝砺《北苑别录》

该书是赵汝砺在淳熙十三年(1186年)做福建路转运司主管帐司的时候,为补充能蕃《宣和北苑贡茶录》的不足而写的。全书正文2800多字。旧注约700字,汪断壕增注2000多字。

6. 茶叶审评是一项适用性很强的?() 技能 技巧 技艺

早在1915年,浙江温州就曾自发性成立过民间的“永嘉茶叶检验处”。中国在1931年建立第一个出口茶叶检验标准后,于1934年,1936年,1937年经过三次修订,使茶叶品质、着色、水分、灰分、粉末、包装等项的检验标准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0年3月由中央贸易部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商品检政会议,制定了《茶叶出口检验暂行标准》和《茶叶产地检验暂行办法》,1952年、1955年、1962年和1981年进行了四次修订。

其中从1954年开始,建立了4种出口茶叶贸易标准样(实物样),即:绿茶贸易标准样;特种茶标准样;小包装贸易标准样;红茶贸易标准样,并定期换制。1986年,国家商检局根据贸易需要,采用了ISO标准。1987年、1988年、又分别制定了出口茶叶中硒的荧光光度测定方法和出口茶叶感官审评室条件,使出口茶叶的检验方法标准趋于完善。在制定出口茶叶检验标准的同时,还制定了茶叶国家标准27项,专业标准8项,部、省级(地方)标准55项,其内容涉及品质指标、卫生指标、检测方法、包装材料、栽培、育种、茶叶机械、茶叶制品等,中国确实是世界上茶叶标准最多最全的国家。

7. 茶叶审评的评叶底主要评比其什么

评茶内质和外形计分各占50%,内质评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以香气和滋味为主,外形评形状,色泽,匀度和净度以形状为主,以上统称名茶审评的八大因子。

8. 茶叶审评时叶底的要求是

茶叶审评的基本步骤无非分为干评和湿评两个步骤。

干评是审评茶叶的外形、色泽、净度、香气等,是用专业的评茶盘在干评台上完成,如图:

湿评是审评茶叶的内质,主要是汤色、香气、滋味、叶底来评判,是在专业的湿评台上,用冲泡茶叶来完成,如图:

其实,不难,只要用心就可以做得很好

9. 请简述审评茶叶内质时,如何看叶底?

        1、特级一芽二叶,芽头壮硕,两头稍尖,色泽翠绿,苗锋显露嫩绿明亮清香高长鲜醇回甘嫩绿、明亮、匀壮

   2、一级芽叶相连,紧直挺秀,色泽翠绿,鲜活绿亮清香较持久醇爽嫩绿、明亮

   3、二级芽叶相连,舒展成朵,色泽翠绿浅绿明亮清香较爽绿亮。

岳西翠兰根据采摘季节,不同的茶树部位制作的茶叶有很大的差别,可将岳西翠兰的茶叶等级划分为岳西翠芽(单芽)、岳西翠尖(一芽一叶)、岳西翠兰(一芽两叶)。那识别岳西翠兰的品质优劣,主要可从“一看”、“二闻”、“三品”上进行鉴别。

岳西翠兰形似兰花,色泽翠绿,质地鲜嫩“二闻”;内质清香高长,醇爽回甘,有花香味,叶底嫩匀成朵。“三品”经开水冲泡后,嫩香持久,滋味醇浓鲜爽,汤色浅绿明亮,叶底绿鲜滋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