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简述我国古代礼仪的两重性。

来源:www.cwhyst.com  时间:2022-05-01 14:30   点击:299  编辑:admin   手机版

第一,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礼”是人际关系中最公平中正的表现形式,人人都必须约之以礼、行之以礼。对个人来讲,让生命过得有意义并使自己完美,同样需要礼待自己。心灵秩序的建立就是礼的道德的现实践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克己就是约束自己,复礼就是符合礼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位置,“文以之礼乐”(《论语·宪问》“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一个人要立足于社会必须学礼、知礼。子女对父母应“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兄要“友于兄弟”,弟要“出则悌”,夫妇要相互“贤贤易色”,朋友之间应该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等等。这种自我约束和礼待他人,有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调和各种冲突,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个人、家庭、社会关系。
第二,“礼”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序是礼的精神,稳定和谐的秩序必须用礼仪规范作为基础,社会的正常运转是建立在一系列规则和秩序基础上的,没有秩序,社会必将出现混乱,社会有序是国家安定、人民安居的前提,是人们的一种需要,礼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法。儒家讲人伦的和谐是依靠礼乐制度来保障的,通过礼的约束、调节和控制,能使国家成为一个稳定而有序的国家,社会成为一个安定而和谐的社会。
可以说,“礼”区别了文明与野蛮。韩愈在《原道》里说:“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和谐有序,是人类社会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追求目标。社会由各种层次按一定的结合方式构成一个整体,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呈现出一定的秩序性。透过“礼”可以规范人的行为和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