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面包的起源及发展历程及趋势。?

256 2024-01-15 23:13 admin

一、中国面包的起源及发展历程及趋势。?

谢邀,只是业余爱好者,了解不多

首先从广义上讲,中国的馒头、包子、烧饼、油条等中式面点也算面包,这些的历史与发展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清楚。狭义上的面包,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那种面包。下文所说的面包,仅指狭义上的面包。

中国面包的历史:

面包进入中国的时间,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文献。个人认为至少在明朝时就已经来了,因为明朝时期正是欧洲的大航海时代,面包可以随着欧洲的舰队来到亚洲,葡萄牙人也是在那个时候给日本传进了面包。而葡萄牙人于1557年(明朝嘉靖年间)获得了澳门居住权,在澳门建立了葡萄牙人居住区。所以从那时开始,澳门应该也和日本长崎一样开始了面包烘焙活动。可能有不少中国人因澳门的缘故接触到了面包,澳门可能是中国领土里第一个开始长时间持续面包烘焙的地区。

至于明朝以前有没有面包来中国,就不清楚了,应该有,但觉得没有明朝时的影响大,因为明朝有澳门,虽然澳门的面包对中国的影响几乎没有……

面包虽然在古代就已经来了,但是面包几乎没有对中国饮食文化产生任何影响,就像一滴墨水掉进了大海。可能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灿烂以及欧洲面包不合中国人口味(即使到了现在欧洲面包还是不合中国人口味……),还有中国国土辽阔,外国人活动受限,面包文化没有传入内地。

接下来的清朝,面包仍然没有在中国发展。到了清末,因为国门的大开、西洋文化的进入、欧洲列强的来华,面包开始在中国慢慢复苏,但是仅限于上流阶层,广大平民连米饭都很难吃到,何况是面包。之后是长年的动乱,面包继续沉睡。70年代末,因为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富裕起来,面包开始全面复苏,在民众里慢慢普及开来。

到了现代,面包店已经遍及中国各地,不再是清末时的稀罕品了,而是成了人们生活中普通的一部分。虽然说面包已经普及了起来,但人们更多是将面包作为点心,而非主食。

现在,中国面包店普遍流行又白又软的白面包,还流行高糖高油的甜品面包。最近几年,因为人们的健康意识提高,开始出现全麦面包、硬欧等比较健康的面包。

面包的主食地位:

目前看来,中国的主食界里,米与面食(馒头、包子、面料理等)占绝对统治的地位,在可见的未来里,几乎没有哪一个食物可以动摇米、面食的统治地位,也包括面包。面包在中国饮食文化里,更多是作为一种甜品、点心而存在。

关于早餐,因为面包的方便性,很多人选择以面包为早餐,现在中国人吃面包最多的时候可能是早餐了。虽然在早餐面包有一席地位,但只是一种选择,不是主要的,其余的早餐明星食品还有包子、油条、烧饼、煎饼果子等

中国人的面包口味:

偏好松软、湿润,中日韩三国的面包口味都差不多。

中国面包:

菠萝包:

香港发明的面包,在内地常见于香港茶餐厅、粤菜餐厅。据说是1910年在香港发明的,被叫做菠萝包是因为面包的外观类似菠萝的皮,并不是指原料里使用了菠萝。

菠萝包

人们运用菠萝包创造了很多菠萝包洐生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牛油菠萝包(菠萝油),其他的有椰蓉菠萝包、叉烧菠萝包、午餐肉菠萝包、菠萝菠萝包、奶黄菠萝包等。

牛油菠萝包

肉松面包:

疑似台湾发明,其余资料不足

葱面包:

疑似台湾发明,其余资料不足

其他的就不知道了,如果大家有知道的就请补充吧

二、茶文化的起源及发展?

       中国的茶叶在神农时期出现,茶业在汉代出现萌芽,汉代文学家王褒所著的《僮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饮茶和种茶的书籍。根据书中记载,四川地区是全世界最早种植茶叶与饮茶的地方。

      茶业在唐、宋两代达到蓬勃发展时期,在唐朝出现了茶圣——陆羽。他是世界上撰写茶专著的第一人——《茶经》。

     到了明、清时期,茶叶的产区、茶树的栽培、茶叶加工、茶叶贸易等各个方面已经达到了当时社会生产条件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特别是在茶叶的加工方面,六大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花茶的制作工艺,都在明清时期得到发展和完善

三、中国贫油论的起源?

我国的石油,本被认为大有希望。1910年在天津出版的《地学杂志》第八号,便曾乐观地报道:“吾国石油,蕴藏綦富,征之于古,自晋唐以来,已有载之篇籍者……延长一县,周二百里内外,皆有油质外溢,加之产富质良为各处冠,西人谓其面积之广约北美油田十分之四,当不诬也。”当时特别寄希望于这个延长油矿。1903年国人即筹办开发,后又组成延长石油公司经营;1914年,美孚石油公司要求合作,投资钻井,并派人作地质勘查。结果虽然井井见油,但都不丰富,遂于1917年收摊。当时主管地质矿业的农商总长田文烈惋惜地承认:“石油则陕西一省最称丰旺,自年前一经美孚公司之勘测,已证为绝无巨大之价值”,“瞻念前途,逸焉多虑”。国外有的报纸也评论:“盖自此以后,各国均不认为中国为石油产地,而视中国为石油市场。”

其实,在当时还谈不上有什么“中国贫油”的理论。从地质理论上论证“中国贫油”是后来的事,是那些在中国作过地质调查的外国人,主要是美国人,在陕北探油失败后,按照他们的认识,写了一些谈论中国石油的文章。这些文章大多对在中国找到丰富油藏的可能性表示了怀疑或悲观的态度,一时颇引人关注。因而说他们给我国“扣上了贫油的帽子”,实是事出有因;当然,要认为他们是有意为之,也确实荒谬。

四、姓论的起源及发展?

论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极罕见姓氏群体,人口约1千,在当今我国的姓氏排行榜上,位列第1367位,以武威、开封、凉州、京兆为郡望。

1、论姓源出藏族,出自古代吐蕃族唐噶尔(论氏,亦作伦氏)世家,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改姓为氏。吐蕃噶尔世家,汉姓就是论氏,是藏民族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世家。

2、论姓源于地名,出自唐朝时期论川州,属于以居住地名称为氏。论川州,在唐朝开元年间设置于西南地区,用以安置诸羌民族的州名,隶属于剑南道,在四川旧雅州府境内,即今雅安、名山、荥经、芦山、清溪一带。这在史籍《唐书·地理志》中有记载:“剑南道有论川州,开元后置。”

居住在论川州的诸羌民族,有以州名为汉化姓氏的,称论氏,世代相传至今,主要是彝族、苗族、瑶族这三个少数民族。

3、源于官位,出自金国时期官吏国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女真族许多勃极烈的后代子孙中,有以先祖官爵称谓为姓氏者,称国论氏,女真语为Golun,后汉化为单姓国氏、论氏,世代相传至今,都以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完颜旻)为得姓始祖。

今甘肃省的酒泉,山西省的太原、阳泉,山东省的新泰、安徽省淮南、北京等地有论姓族人分布。

五、论真正的中国”茶文化“是怎样的?

1、“大气”也好,“小巧”也罢,都是个人对于茶事的理解。这么大的国家,没有哪个个体有资格作为某一脉文化的掌门人。

这么大的国家,真正的文化风格难道不应该是兼容并包的么?至简也好,繁复也罢,若是一个十多亿人的国家的茶文化必须要有一个定式一个范本,那么一个领袖一个主义一种意志是否顺利成章?

任何试图以唯一范式框定中国茶文化的企图(比如“和静怡真”云云),在我看来都是夹杂私货的。

2、“谁来给真正的文化做一个定义,谁有这个权威?

没人有这个权威。知道“各美其美”这个词儿的意义即可。对于志同道合者,一同上路看风景,对于己道之外的“卡菲尔”,大家各自活在各自的平行宇宙中,老死不相往来,也挺好。

3、当对于“简单”的诉求几近极致时,一般而言,只能说明其无有能力负荷真正正向的繁复而已。与几十年前的混乱时代以没文化大老粗为荣有异曲同工之妙。

4、至于所谓“只要心是好的,对朋友真诚的就是真正的茶文化”,已然是接近于极端的唯心了。试想若是你只有真诚对人的“德”,却无识茶辨茶的“才”,那么这种“唯发心论”最终只能成为掩盖自己在茶事中过失的百搭借口。

如“茶无好坏,适口即珍”也是与之类似的貌似忠良的大恶之语。

没有所谓“真正的中国茶文化”,每一个揣着各种心思玩茶的个体,都是真“”的中国茶文化这个笼统范畴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组分。

另,所谓仇富心理和极端民族主义最是要不得,流氓与茶文化不应兼容——当然,这是我的理解。

六、心理学的起源及趋势?

认知心理学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与行为主义心理学不同的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人的大脑的内部机制。如:记忆、思维。

临床心理学之父赖特纳·韦特默于1896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诊所,这是临床心理学产生的标志。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和技术,诞生在100年前的西方世界。

经过100年的发展和完善,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并且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等各个方面。

然而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却很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虽然也有一些学者在研究心理学,但离老百姓的生活还很远。

七、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茶文化起源于魏晋时期,发展于唐宋。

八、茶文化的起源及发展

茶文化的起源及发展

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中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茶作为一种饮品,不仅提供了消暑解渴的功能,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成为社交、艺术和哲学的重要元素。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茶文化的起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起源

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左右的中国西南地区。相传,一位叫神农的传说中的皇帝发现了茶树的存在。他将茶叶叶子煮沸后饮用,发现它带来了神奇的效果。茶因此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茶文化的真正发展始于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在这个时期,茶被广泛种植,并与道教修行产生了紧密的联系。茶被视为一种草药,具有驱邪的功效。道教徒将茶视为一种辟邪的工具,用于净化身体和追求精神升华。

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文化在中国的发展逐渐丰富多样。各个朝代都对茶的种植、制作和品饮方法做出了贡献。

到了唐代(618年-907年),茶成为了文人墨客们的最爱。他们常常在茶馆或自家园林中会友品茶,以此寻求灵感和创作的启示。茶在这个时期被赋予了一种高雅的文化意义,被视为一种艺术的象征。

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茶具和茶道的发展达到了巅峰。茶具制作工艺日臻完善,茶道开始形成独特的仪式。人们开始重视茶叶的质量和口感,追求茶叶的独特风味。

明代(1368年-1644年)是茶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在明朝,青花瓷的出现使得茶具的制作更加精美,茶文化更加繁荣。茶的制作方法也得到了改进,人们开始采用炒制的方法,使茶叶更加香气四溢。

清代(1644年-1912年)则是中国茶文化的巅峰之时。清代的文人雅士非常注重茶道的研究和实践。他们不仅喜爱品茶,更把茶与文学、诗歌、书法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茶文化艺术作品。

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茶文化也在不断演变。茶文化在中国旅游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地茶园以及茶叶博物馆吸引了众多游客。茶文化节和茶叶展览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茶文化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国内,还渗透到了全球范围。中国的传统茶艺表演、茶文化讲座和茶道研修班吸引了许多外国游客和学者。茶的国际交流在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的友谊和理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情感和智慧。茶的种植、制作和品饮过程中蕴含着许多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茶文化不仅带给人们美味的口感,更教会人们品味生活的艺术。

总结起来,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在中国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社交、艺术和哲学的体现。茶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丰富和发展,而现代茶文化的传播也使得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传承。

九、茶文化的起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据说始于4700年前神农时代,至到现在还有民以茶为礼的习俗。

武王伐纣时,茶叶己作为贡品,大体上讲,中国茶文化始于汉,而盛于唐。

十、劳动起源论的作者及论点?

教育起源说劳动起源说主要代表人物:苏联的教育家米丁斯基、凯洛夫。

劳动起源说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主要观点:第一,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和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第二,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第三,教育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第四,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和生活经验。

劳动起源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从而为科学、合理地揭示教育起源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